第壹流 格老泡沫
前美國聯儲局主席格林斯班認為泡沫只能事後發現,身處其中時大家都察覺不到泡沫的存在。這句話出自這位顯赫身份人士口中,好像有點不負責任,普羅大眾依靠聯儲局主席這類智者在紛擾聲中引領他們,走往正確方向。可是世上確實有許多事情是要等到發生才能知道發生了,本文主題便是一個例子。蔡東豪較為用功的投資者都把「增長股」(GrowthStock)掛在口邊,發掘增長股好像是投資取勝之道。什麼是增長股?它沒有統一定義,任何股份在一段時間內保持出色股價表現,都被傳媒稱為增長股。股價表現是結果,不是原因,以股價表現來發掘增長股是本末倒置的做法。增長股有沒有特徵,讓投資者提早辨別出來?股票背後必定有一間公司,要找增長股必須要先找出「增長公司」(GrowthCompany)。事情開始變得複雜,讀者請細心思考︰增長股不一定是增長公司;短期而言,增長公司未必是增長股,只有把投資目光放遠一點,增長公司才「等於」增長股。
科網泡沫年代電盈股價表現驕人,增長股之名當之無愧,可是其股價表現的動力是來自當時的投資氣氛,及管理層準確掌握市場形勢,在適當時候做出適當動作,不是來自真正盈利能力,所以它不算是增長公司。短期內,群眾集體變得愚昧,平庸的公司隨時變為增長股,反而真材實料的增長公司被埋沒,無緣成為增長股。長遠而言,投資的取勝之道,是先認清增長公司和增長股的分別,然後全力發掘增長公司。
公司的增長可以源自三種情況︰人口或目標市場規模;資本累積;技術進步。管理層不能影響人口規模,相反受人口規模影響。另外兩種情況從內部產生,在管理層掌握之內。因此,增長公司的第一個特徵是增長來自內部。舉例,一名不思進取的二世祖擁有一間持有幾個旺區物業的公司,過去幾年整體物業市場的租金大漲,收入持續急升,公司因而被誤導為是增長股。實情二世祖只是被動地受惠於市場力量,增長來自外部,不能算是增長公司。同樣道理,近年石油、煤等原材料需求大增,價格漲不停,原材料生產商賺到盆滿滿,但是這類公司的增長是源自它們對外界的反應,內部掌握有限。當然,它們也要做好準備,才把握到由外部產生的機會,但重點是這些公司的業績起跌受外部環境左右,本身缺乏能力去創造市場。
增長公司的第二個特徵,是它們有能力去創造市場,而能力通常來自技術改進,利用新產品、新生產過程、或為舊產品找到創新用途,把產品做得更大、更好、更強。好像莎莎上市前,大部分投資者從未接觸過「平衡進口」經營模式,更難以相信一間主力出售「平衡進口」化妝品的連鎖店年賺過億。莎莎上市初期,投資者曾質疑這種經營模式的持續性,但事實證明了靈活肯變的重要。它把一盤在商場小店經營的生意,帶入旺區地鋪和大型商場,創造出一個全新市場。後來有不少模仿者加入,但它藉「先行者」身份建立牢不可破的領導地位。創造市場無需一定要創造出一個全新產品或經營概念,在原有市場範圍之內贏取份額,也是增長來源,這是增長公司的第三個特徵。這類公司通常在並不十分具魅力的行業,憑品牌和營銷手法,創出驕人增長。好像蘋果沒有創造MP3市場,這產品一直存在,iPod是後來者,但能夠一舉擊倒當時對手,拉闊整個MP3市場,iPod的收入成為了蘋果增長動力來源。今日有誰記得當日MP3領先品牌,如Creative、iRiver等。
我希望本文能帶出一個訊息︰市場上有許多增長股,但增長公司數目不多。短期而言,二世祖的收租股跟增長股的特徵吻合,但長期而言,增長股跟增長公司完全扯不上關係。增長公司是一個數目有限的類別,進入門檻很高。我推斷投資者心目中大部分的增長公司,其實都是披增長股的外衣,衣服下空無一物。
內部增長、創造市場、贏取份額是增長公司的特徵,但擁有這些特徵而欠缺賺錢能力,也是徒然。因此,賺錢能力是增長公司的重要識別;最令投資者混淆的,是許多非增長公司的增長股也連年賺大錢。
增長公司是一個動感概念,主動掌握形勢,不是被動地受惠於外部力量。增長股則尤如格老口中的泡沫,無甚意義,只是事後發現股價飆升的股份。蔡東豪TonyTsoi現任上市公司精電國際行政總裁,港交所上市委員會副主席。他曾任職投資銀行,在《信報》以筆名原復生撰寫財經專欄,對投資及求知有無限渴求,習慣早上四時起床寫作找樂趣。
2008年8月14日
格老泡沫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