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新聞 時間: 2008-11-06 來源: 廣州日報 作者: 何濤
“廣東奶”為何能躲過一劫?
三聚氰胺事件後“廣東模式”受到重視並推廣 專家認為中國奶業遭遇全面整合產業鏈的契機
隨著三聚氰胺像幽靈一樣闖入牛奶、雞蛋,如何保障吃得安全成為生活中的重要內容。幸運的是,在三聚氰胺事件爆發後,絕大多數的廣東奶企都沒有被列入“毒奶”的“黑名單”。廣東奶企為何能逃過一劫?
近日,本報記者調查發現,“公司+牧場”是廣東本地奶企所普遍採用的生產模式,在該模式下,產業鏈條裏沒有了散戶奶農和收奶站的環節,奶企和牧場的利益被緊密捆綁在同一條“船”上。行家認為,正因為廣東奶企的這種產業鏈模式從根本上保證了牛奶“從農田到餐桌”實現品質安全。
10月23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對《食品安全法》修訂草案進行第三次審議,對國家食品安全管理體制作了補充規定,強調從源頭到餐桌,地方政府要對食品安全實行全程監管。
隨著時間的推移,廣東奶企產業模式的示範效應開始擴散。10月27日,光明乳業總裁郭本恒對外界稱,企業將馬上實行100%拒收散奶的奶源管理。10月30日,伊利集團執行總裁張劍秋表示,正加快組建大型牧場,建立對養殖、收購、加工等環節的全鏈條監控。
中國奶業是否正在遭遇全面整合產業鏈的契機?對廣東本地奶企而言,這是危機還是機遇?請看本報記者的全面調查。
文/圖 本報記者何濤 實習生黃建豪
“一場三聚氰胺事件,讓中國的奶業企業至少損失了上千億元。”廣東牛奶行業一位資深人士說。
廣東奶企悲喜兩重天
“毒奶”事件曝光後1個多月,牛奶行業的“地震”仍在繼續。三鹿奶粉成為事件中損失最慘的企業,公司龐大的品牌價值瞬間崩盤。蒙牛、伊利等龍頭奶企也被捲入其中,蒙受巨額損失。由於股價暴跌,最近還傳出了蒙牛向內地企業“落淚求援”的消息。
然而,在這場牛奶行業的“地震”當中,絕大多數的廣東奶企卻並未捲入三聚氰胺事件當中,市場表現更是悲喜兩重天——自9月中旬以來,燕塘等廣東本地奶企不但沒有受到衝擊,且銷量還在上升。
“儘管公司採取‘三班倒’的工作方式,但產品經常面臨供不應求。目前牛奶的銷售量比9月前增長了約20%。”廣東燕塘乳業副總經理馮立科對記者說。與市 面上流行的經高溫消毒的常溫奶不同,燕塘公司賣的主要是經巴氏殺菌法消毒的低溫奶。目前,巴氏奶占公司所產奶品份額為60%以上。
同屬廣東本土奶企的廣州光明乳品公司卻受到較大衝擊。儘管公司的產品一直都沒有檢測出三聚氰胺,但卻因北京光明健能乳業有限公司的部分產品被查出三聚氰胺而備受牽連。“現今我們的奶品銷售量只有往常的70%,我們顯得很無辜。”
在這場“地震”中,儘管廣東奶企的表現不一,但“毒奶”事件對於市場的整體衝擊不言而喻。“更嚴重的是,毒奶事件會讓相當多的消費者認為喝奶是不安全的,他們也不會去區分哪種奶合格與否。”廣州光明乳品公司工廠廠長張勁羽說。
“相比一些馳名奶企的個別推廣,牛奶業大環境的消費信心恢復顯得更為重要。”廣州光明乳品公司品牌經理歐鳳鳴說。
奶企與牧場在一條“船”上
廣東奶企為何能成功逃過一劫?事件過後,這引起了業內的廣泛討論。“廣東奶企普遍採取的產業模式是廣東本地奶企避開三聚氰胺事件的根本原因。”陳三有說。
陳三有是現任廣東奶業協會秘書長,出身于普甯市農民家庭的他,現在仍是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專家和省畜牧技術推廣總站的副站長。
陳三有說,在“公司+牧場”生產模式下,牛奶公司或自營牧場,或與牧場展開長期合作。牛奶生產從奶牛的飼養,一直延伸到對消費終端的產品配送;並對奶牛實行規模化養殖,對牛奶的檢測遍及奶業鏈的上下游。
據他瞭解,廣東跟北方蒙古地區的奶牛養殖方式存在必然的差異。“北方採取的是‘公司+奶站+奶農’的模式。”內蒙草原廣闊,許多人都養奶牛謀生,畜牧業是當地的支柱產業,產生了大量奶牛散戶,這些奶農將奶交給奶站,再由奶站交給牛奶公司。這次三聚氰胺事件恰恰是在奶站這個環節出現了問題。
然而在廣東,農田越來越少,奶牛一般都被農民集中養殖在某塊田地上,奶牛規模化養殖程度較高,一些本地奶企的總部所在地,前身就是一片集中養殖奶牛的農田。牛奶公司通過自營和合營的方式,使牧場成為資產。
“廣東本地的奶業公司跟牧場有著穩定的關係,彼此間有共同的利益立足點。所以大家在同一條船上,不會自己搞自己。”陳三有說。
粵奶源收購價比北方高50%
這一產業模式具體如何運作?記者從產業鏈的起始端牧場展開調查。
11月5日早上,當記者到達燕塘公司在增城建立的牧場時,現場的奶牛剛進行完一次集中擠奶,回到飼養棚中被集中圈養。牧場有約1200頭奶牛,每頭奶牛 的耳朵上都貼有編號,以便對其實施健康監控。據飼養員介紹,每頭奶牛在被擠奶前,乳頭都經過清洗。擠奶過程由機器自動操作,擠出的奶即場在密閉的管道內被輸往儲藏罐,等待冷藏車來運送。
在牧場週邊,有大面積的樹林、農田和魚塘。農田裏糧食的根莖等殘餘物會被牧場集中購買,用作奶牛的飼料草;而奶牛的糞便則可被用作農田的肥料和魚類的食物。牧場和周邊的環境形成一條和諧的產業鏈。
廣州光明乳品公司也有屬於自己經營的牧場。據廠長張勁羽介紹,牧場都分佈在城市的周邊地區,在牧場上負責養牛和擠奶的都是公司的企業化員工,定時定量地獲得收入。有部分員工進公司前就是奶農,加入牛奶公司後,收入狀況都比之前有所好轉。
除了自營的牧場之外,各牛奶企業還有各自長期合作的牧場。“類似訂單牧場的模式,每年的11月份,公司會與牧場簽訂一份下年全年的收購原奶合同,價格也是提前協商定下來,這樣保證了雙方的利益,也有利於整個市場的良性發展。”陳三有說。
“目前廣東優質奶源的收購價約4000元一噸,比起北方同質奶源的收購價至少高出了50%。這保證了一頭奶牛一年至少有1500元的收入,比種田的收入要多。”他告訴記者。
如今,廣東奶牛牧場的規模化養殖程度已居全國首位。陳三有介紹,去年,廣東全省有6.7萬頭奶牛和約3040家奶牛養殖戶,有67座奶牛量超過200頭 的牧場。按照國家標準,奶牛養殖規模超過20頭就算規模化養殖,廣東省95%的養殖場實現了規模化養殖。“奶牛規模化養殖,使廣東具備整合產業鏈的條件。 ”
為何奶品摻假會成為必然?
陳三有的記憶中,2007年廣東奶業也曾經歷過一次嚴峻的考驗。當時國外奶源出口收緊,加之國內乳品企業快速擴張,使得奶源價值大漲。一些國內的“乳品大鱷”紛紛來到廣東搶奪優質奶源。正是“廣東模式”發揮了決定作用,成功擊退了來搶奶源的“大鱷”。
“許多牧場都與本土的牛奶公司有長期的合作關係,這是一種雙贏的模式,牧場都不會、也不敢輕易地去改變這種局面。”陳三有說。
馮立科說,因為牛奶公司把上游環節緊密地跟整條牛奶產業鏈捆綁起來,牧場跟公司被連為一體,牧場的原奶就不會賣到別處去,產量穩定的奶源也使公司避免向散戶奶農收奶。
在三聚氰胺事件爆發前,牛奶公司對原奶的爭搶其實已經到了白熱化的程度,原奶價格也不斷上漲。“在缺少對上游產奶環節整合的情況下,一旦原奶價格上漲, 奶企出於冷藏、包裝等高成本運作和奶品低價競爭的考慮,不得不向收奶中間商壓低原奶收購價。奶站等中間商在入不敷出的形勢下為求生存,奶品摻假以及三聚氰胺的出現就成為一種必然。”
記者在調查中還發現,就算不發生三聚氰胺事件,牛奶業仍面臨著一個全行業的困境,就是利潤太薄。盧經理查閱了一下公司資料,去年燕塘銷售額達3億元左右,而純利為1千多萬元,利潤率僅為4%。據瞭解,蒙牛去年銷售額達213億元,而純利有約9億元,利潤率也僅為4%。
發展奶業的成本高在什麼地方?盧建峰表示,隨著近年的國際能源價格和各種生產原料價格的大幅上漲,養殖奶牛所需的飼料價格不斷上漲,這是源頭環節成本的增加。
另外,奶牛一般只有6年優質產奶期,奶牛在剛開始生長的兩年是不產奶的,待奶牛成熟後,才能用4年去賺回培育奶牛的成本,再用剩下的兩年去獲利,回本期很長。更何況,牧場上的奶牛、運輸車、冷藏罐等設備和防疫、衛生保障等都要投入。
行業困境:安全但利潤太薄
牛奶包裝又是一個高成本的環節。牛奶在密閉消毒後,被自動運送到隔壁的包裝車間進行包裝。據當地工人介紹,整套包裝生產線設備是向瑞典利樂公司購買的,價格達上千萬元,流水線每小時能包裝好6000多盒牛奶。
為什麼包裝設備要從外國進口呢?盧建峰表示,國內包裝設備的生產商普遍沒有掌握核心技術,國產的包裝設備不能提供過硬的服務。在使用國產設備時,會有牛奶包裝不緊密、包裝盒發生變形的情況,雖然幾率很低,但萬一有一盒牛奶發生這樣的事故,將給公司的品牌帶來很大損失,牛奶公司冒不起這樣的風險。而使用利 樂的包裝設備,則必然要使用利樂的包裝材料才能使生產線運行。
“外國包裝公司在這一領域擁有技術壟斷優勢,我們產業鏈成本中的20%都要花在這裏。”盧建峰說。由於廣東本地奶企賣的主要是巴氏奶,帶來的高成本環節就是一系列的冷藏,包括冷藏車在牧場與奶廠和在奶廠與零售點之間的往返,還有生產中的奶品冷卻儲存等,耗費大量電力。
陳三有指出,經營牧場需要買地,從上游的奶牛規模化養殖、奶品加工到下游的儲運物流、終端銷售,產業鏈的每一重要環節都需要大量資金投入。沒有核心技術、處於微利經營的奶企,只能通過擴大規模、薄利多銷的低價競爭手段來求得生存。
廣東奶業模式將被推廣?
在品質優良的同時也顯得競爭力弱 困局需進一步打破
“客觀上說,這幾年廣東奶企發展確實沒有北方一些奶企快,但從這次三聚氰胺事件中卻反映出了廣東奶企業的發展模式是可持續性的。”陳三有認為。與此同時,事件也暴露了我國牛奶企業發展面臨的困境。
加工技術長期被外商壟斷
10月23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對《食品安全法》修訂草案進行第三次審議,對國家食品安全管理體制作了補充規定,強調從源頭到餐桌,地方政府要對食品安全實行全程監管。
最近,廣東奶企產業模式的示範效應也開始擴散。業內人士分析稱,儘管廣東奶企的發展模式受到了肯定,但下一步我們自己的牛奶企業發展仍受到了許多因素的制約,而且在奶業鏈的上游表現得更明顯。
馮立科說,首先是加工技術的局限,奶品包裝技術長期被外國商家壟斷,佔用了較大成本;其次是奶品銷售區域的局限,巴氏低溫奶的保質期短,奶品易變質,銷售半徑只能在350公里以內,限制了市場擴張;再次是產業鏈被拉得很長,運營成本高,奶企沒有多餘資金去做重要的廣告行銷。
“更重要的還是牧場難找的問題。奶企要發展,奶源地就得增多。但隨著地價的大幅上漲和農田環境污染日益嚴重,要找到新牧場是件難事。另外,牛奶業發展還需要政策措施的支援。”馮立科說。
規模化養殖急需政策支援
作為省奶業協會的骨幹,陳三有在日常工作中感到一些地方政府對畜牧業和牛奶業的發展重視不足。“不難理解,現在許多的農業產品都被實行免稅,農業生產不能給地方帶來相當的財政收入。相反,牧場對環境要求高,一旦發生食品安全問題,地方政府承擔的責任重大。”陳三有說。
燕塘牧場的場長陳文君說,他在上世紀80年代初開始在廣州市海珠區養殖奶牛,1999年進入牧場工作。據他回憶,在剛開始養牛時,政府還對每只牛仔配送400斤飼料的補貼,但從1986年開始,補貼越來越少,後來就沒有了。
“農業生產需要投資和資金周轉,但銀行都在惜貸,說我沒有足夠的固定資產。技術和硬體設施得不到資助和貸款難限制著我們在畜牧業上的發展。規模化的畜牧養殖一直急需資助和補貼。尤其是在11月,奶牛過冬需要更多飼料草,一系列的成本都觸動著我們資金不足的狀況。”陳文君說。
盧建峰認為,畜牧業和牛奶業是內蒙的支柱產業,當地政府自然支持。但在廣東,畜牧業跟房地產、汽車和電子資訊等產業相比,地位相差太遠。
目前,陳三有正在向廣東省政府起草一份報告,爭取給奶牛養殖戶發補貼。“希望每頭奶牛補貼500元。”
既重安全也要防市場流失
陳三有表示,在牛奶業發展遇到阻礙時,廣東的奶企應發揮好自身的固有優勢,打出自己的賣點。牛奶業大環境的好壞直接影響奶企個體的經營狀況,奶企難以獨善其身。換句話說,牛奶業是時候要“養魚先養水”。
在媒體廣告和零售方面,“除了企業要對自身食品安全負責外,還應由第三方對企業食品安全進行監管,這個第三方是質檢、衛生等部門。”陳三有說。
在宣傳上,消費者經常能看到蒙牛、伊利等龍頭奶企產品的影子,但一向具有知名度的龍頭奶企卻相繼捲入三聚氰胺事件。陳三有認為廣東本地的奶企應從中獲取經驗,在發展過程中要加倍重視奶源建設。
盧建峰則認為,廣東本地奶企雖然產品品質優良,但競爭實力較弱,在龍頭奶企強勢的廣告戰下,本地奶企的市場流失不可避免。但龍頭奶企對奶源建設的輕視會加劇原奶供求關係緊張的狀況,若過度重視下游銷售、廣告等商業戰略而忽視對上游產業鏈的監控,食品安全也只是空談。
面對這種局面,馮立科表示廣東的奶企應更加重視產業鏈下游的廣告戰略,相比北方龍頭奶企,廣東奶企的宣傳攻勢遠遠不夠。廣告宣傳的重點要放在鮮奶的新鮮來源上。廣東奶企主銷鮮奶,這種“差異化經營”將能使企業們在一定區域內得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