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樓蟹 責傷銀行上年深圳樓市高峰期,愈炒愈貴的南山區豪宅,現已成為樓蟹重災區。
圖中為南山區樓盤南海玫瑰園,望海景單位叫價近一千二百萬,連月未見成交
內地樓市已進入汰弱留強的關鍵時刻;最近市場屢傳,去年天價投地的內地發展商,因無資金回籠而要將項目撻訂告終。大有大撻、細有細撻,內地銀行最怕的散戶「撻訂斷供潮」,其實已經出現。
其中深圳樓為此中的重災區;過去數月深圳樓的成交量,比去年尾的高峰期暴跌七至八成,部分炒家割價求售,但樓價劈足四、五成依然無成交,結果要斬纜斷供。
回顧過去一年,內地銀行的確「大放水」:零首期、無收入,一手四、五十件貨,一律照借。結果現時樓市崩圍,唯有急急收緊信貸及按中央指示查賬;然而過去亂放貸的爛賬已覆水難收,對銀行業績的影響相信難以想像。深圳樓價暴跌,曾被狂炒升值兩、三倍的福田、南山區,自然撻得最重。南山區今年六月份的二手樓,總成交面積只有百多萬呎,較去年同期大跌六成多,樓價也跌足近四成。而一手樓亦不遑多讓,「去年炒得最熾熱的半島城邦,高峰期樓價去到每呎三千元(人民幣,下同),現在回落到一千四百多元,但成交仍然非常疏落。」一名經紀苦臉說。
根據置業國際的資料顯示,今年上半年香港人投資的內地物業達九千多個,涉資約七十五億元。樓市差,首當其衝的,是一批去年湧上內地搵食的香港經紀。霍嘉文原是香港置業九龍豪宅部的當紅經紀,去年八月樓市高峰期,高價租了福田區的店鋪,進軍大陸地產代理業。豈料一開業深圳樓市即拾級而下,店鋪連月蝕過萬元。由於租約有排未滿,故五個月前他索性將該鋪轉型賣衫,「當時(租鋪)係做錯決定,高峰期個個代理商都高價搶鋪開分店,呢間鋪要一萬四千元租金,而家諗番起根本唔理性。」霍嘉文身後的時裝店前身為他的地產鋪,因月蝕過萬,索性轉型賣衫等待租約期滿
賣樓轉型賣衫霍嘉文過去未賣過衫,但「馬死落地行」,在附近批發商買入平價女裝衫,再請個售貨員便即時開檔。他指時裝店現時仍要月蝕二、三千元,不過已比做地產好,「做地產閒閒要請五、六人,賣衫只係請一個人,淨係人工都慳番好多啦!」
部分深圳代理行,已出現連環執笠潮;仍有工做的經紀已叫好彩,但都只能等運到。入到位於南山區海旁的美聯物業分行,就可感受到「嚴峻」氣氛。數個小時內只有一人問價,卻嫌樓價未夠低,暫時不入市。在每日的例會中,經紀只能垂頭喪氣罰企,呆聽經理的訓話。「點解第二間行可以做到?我一宗都無?千祈唔好放過星期日來看海人,佢可能禾稈珍珠!」經紀都唯唯諾諾,惟眼見無生意,遂不時走出鋪食煙吹水,又或大啖大啖食荔枝。
樓市「急凍」,全因中央急剎停。去年六月,人民幣升值、西部通道通車等利好因素,再加上當地發展商、炒家及地產代理的「集體炒作」,令深圳樓「 烚烚」。中央遂採取措施,規定港、澳、台同胞在深圳只能購買一套房自住,後期又落實全市居民買第二套房的首期比例,不能低於四成,且按揭利息大幅上調,增加炒樓成本,令炒家卻步。眼見樓價跌幅遠多於已投入的首期,未上會的炒家索性撻訂;已上會的,亦不想捱下去而斷供。深圳樓重挫
生意淡靜,美聯南山區分行經理在每日的例會上,訓勉一眾下屬「俾心機」搵生意)
劈價四成 無人問津「我不能哭啊!」在深圳全職炒樓的張先生皺眉道。他現時手 二十四個南山區單位,全都是在去年年中高峰時購入。這批「蝕本貨」總購入價四千八百萬,現市值才二千多萬元。張先生每個單位都只付一至兩成首期,現時在各大銀行每月供款達二十五萬元。「之前南山當炒呀,單位不用一個月轉手就賺四、五十萬。而家?我坐貨都半年了。」這半年間,他每日走訪不同的地產鋪,「希望經紀幫我大力點推,賣得就賣,租得就租。」
但問題是這些單位無論如何監平監賤,都一樣無人要。他手上其中一個「半島城邦」第三棟的低層八百呎單位,買入價二百一十八萬元,即每呎二千三百元,張先生減至每呎一千四百元的市價,即劈足四成,但放售九個月仍乏人問津,後期他轉為放租,並由八千元月租減至四千八百元,但依然無人問。
「放租一定要裝修,但我連裝冷氣 錢都俾唔起,之前賺的都一鋪清袋!條數愈計愈頭痛,就算全部賣出,都抵不了銀行貸款啦,斷供好過!」他知道斷供後記錄會花,銀行無可能再借錢,亦即他難再以炒樓為生。所以現時他由要求代理行幫忙出貨,變為要求受聘為地產經紀,「在哪裡跌倒便在哪裡爬起來!現在我只想每月有八千元收入過活啊!」張先生現手持二十多個單位,眼見樓市一沉不振,只想離場甩身,斷供一了百了。
寶安區泰華陽光海灣的業主李小姐,不滿發展商將一手貨尾割價求售,曾聯同其他業主到售樓處示威。
深信樓價無得跌二手樓無運行,一手樓則更慘,因為業主還要面對大劈價的發展商。資深投資者李小姐,在去年六月份樓市高峰時,不敵經紀的游說,買入寶安區一手樓「泰華陽光海灣」兩個單位,總值二百六十萬元,共付了六十七萬元首期,月供仍要過萬。
最近發展商見勢色不對大劈價,由原先賣給李小姐時的每呎千三元,下調至每呎八百,李小姐即時變成負資產。與一般內地買家一樣,她認為發展商減價對她「不公平」,結果在網上聯合其他苦主,到樓盤的銷售中心拉橫額示威,更揚言會與其他業主一同斷供,不過發展商暫時並無任何補償行動。
「我近排日日唔,因為一斷供就信譽破產。除非我賣晒所有資產還債啦!雖然夾埋都夠還俾銀行,但點都係血汗錢嘛。」她說。
一旦張先生和李小姐等這類大炒家斷供,最大鑊的便是主要在香港上市的內地銀行。銀行固然會追究部分買家的責任,及索償斷供後的差價損失;然而更多的職業炒家,都是借朋友身份又或以多張假身份證借貸,這批炒家現在市場上銷聲匿跡。銀行當時無嚴格核實借貸者身份,今日自然亦無從追究。半島城邦是南山區內傳出最多斷供個案的屋苑,高峰期每呎人仔三千元,現在跌至一千四百元亦無人問津。
銀行貸款大比併
銀行濫貸響警號而在中央的宏調政策下,買家本應最少支付樓價的三成為首期,但銀行往往偷雞讓買家做零首期按揭,「樓市高峰期,個個都想做生意啦!真係合埋眼都貸俾你,就算係買第四、五套屋,都仲可以做零首期。」一名深圳商業銀行的職員透露。
「以前只要你有張身份證,入息證明書上面只要有個公司印章,我就唔會打電話去核實身份,照樣放貸俾你。」該職員坦言,當時還有不少發展商員工假扮買家,到銀行貸款做假按揭套現,「一張發展商收據影印本,佢寫個買家已俾幾多錢訂金,同埋話層樓賣價一百萬,就已經銀行貸到九十幾萬。」在內地,一手樓的業主,曾供款三個月以上才斷供,發展商便沒有責任,銀行要將所有風險一力承擔。
據知,由於間間銀行的「濫貸」問題都不相伯仲,近日國務院調研組已進入深圳,摸底調查斷供情況,而內地各大銀行也展開「斷供大搜查」。而深圳銀監局早前亦承認,目前深圳個人住房貸款違約率有所上升。為求自保,各大銀行現時紛紛大力緊水喉。港置地產高級經理黃燦鑫坦言,現時銀行審批貸款極為嚴謹,有過半數客戶的按揭申請不獲批核。(林志謙攝)
位於南山區的中信紅樹灣正開售第四期,雖然仍有睇樓客,但多數齋睇不買。
收緊銀根自保一名銀行職員說:「我而家好緊張風險評估。新婚自住買家,就算只係丈夫做登記人,我都會睇埋太太的入息、社保,有貸款利息仲高達百分之十七,總之安全至上,如果你係炒家更加唔使諗借錢!」
港置地產高級營業經理黃燦鑫亦坦言,過往貸款申請九成九都會獲得通過,而現在則只有少於一半的申請獲批核。「現時銀行放貸的配額就像我們的股市一樣,不斷下跌。而且估價亦嚴重偏低,有時更低至市價一半。」有地產經紀連番慨嘆,不少生意因銀行不放水而未能成交;有部分小型銀行,甚至已暫停所有樓宇按揭及貸款服務。
對於多月斷供的業主,銀行唯有使出軟招,例如在每月到期日前,以電話短訊發放「溫馨提示」,又或打電話提醒未有依期還款的業主。不願露面的陳先生,是物業半島城邦的業主,他已斷供物業近兩個月,「銀行應該都不敢逼我,這個月都沒有再催我還款,可能怕逼得愈緊,我們走得愈快。」他說。單是半島城邦這屋苑,市傳已有五十五宗斷供個案。萬一業主真的斷供達三個月,銀行會向地產經紀埋手,他們以專業人士的身份,勸業主「樂觀」面對後市,目的都只是希望業主會乖乖還款,不要選擇斷供這條路。樓市一,連帶大量地產代理行亦執笠旗,街上空鋪多的是。
還望中央打救銀行業內人士說,究竟有幾多人斷供,及對銀行壞賬的影響,現時難以明言。內地經濟學家兼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員易憲容,認為短期難以評價對銀行房貸的影響,但就肯定:「樓價一定會再跌。」中信嘉華銀行中國業務首席經濟策略師廖群博士則指出:「未來半年樓價仍會有一成下跌空間,相信還會出現更多的斷供個案,這對銀行亦會構成壓力。」
除了業主斷供,銀行還要揹起發展商的風險。皆因去年他們狂向銀行借錢買地拓展,若未能賣樓套現讓資金回籠,恐怕有的發展商便無力清還銀行的貸款。銀行正面臨兩面夾攻,樓市能否有起色令他們渡過難關,似乎又要靠中央打救。
發展商撲水自救樓市高峰期,各大發展商大批買地,並向銀行大額貸款;現在樓市收縮,有發展商為求自保,透過不同的方式撲水,甚至市傳不少發展商已靜靜賣掉手持的土地散貨套現,以求有足夠的資金周轉。港人「走數」內地難追在香港斷供物業,貸款銀行有權收回物業拍賣,並就差價向業主追討。若業主未能償還,則會被申請破產。內地的情況亦一樣,只是無「個人破產」這概念。
熟悉中國法律的劉文律師指出:「根據內地的銀行體制,各銀行間的客戶資料是互通的,若果你斷供,銀行又查到你在其他銀行仍有資產,便有權向法庭申請收回這些資產抵債。」
如香港人在購入內地物業後斷供,銀行會發律師信要求索償。然而港人返回香港並「闊佬懶理」,內地銀行原來不能「跨境」追數。當然若港人返回內地,則有可能在過關時被當局揭發,追討欠債。
2008年8月7日
深圳樓蟹 責傷銀行
訂閱:
文章 (Atom)